从能让手机更聪明的芯片到零碳产线技术,满场的创新成果不光让行业人紧盯,连普通观众都能感受到 “芯片改变生活” 的力量,每个展区都藏着值得深挖的亮点。
这种用 GAA 晶体管技术做的芯片,比指甲盖还小的面积里挤了上百亿个晶体管,手机用上它续航能多撑一天,AI 大模型运算速度直接翻番。旁边的 3D 堆叠技术更有意思,通过硅通孔把多层芯片 “粘” 在一起,密度比以前高了上万倍,电脑运行大型游戏再也不会卡顿,不少电脑厂商围着问量产时间。800V 高压 IGBT 模块特别抢手,新能源车装了它充电 10 分钟就能跑 300 公里,冬天续航衰减问题也能缓解。自动驾驶芯片更是厉害,能同时处理摄像头、雷达的海量数据,连暴雨天的路面标线都能精准识别,现场模拟演示里,遇到突发情况反应比人还快,安全性拉满。
苏州刚投产的零碳晶圆厂方案搬来了现场,通过芯片级液冷技术和余热回收系统,生产过程碳排放降为零,还能节省 40% 的电费。新型相变存储器也很亮眼,存储速度是普通硬盘的十倍,寿命却长了五倍,关键是量产成本降了不少,很快就能走进寻常百姓家。以前芯片坏一点就全报废,现在能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功能的芯片模块拼起来,坏了换单个模块就行,研发成本直接降了三成。国产的 UCIe 标准已经商用,不同厂家的芯片模块能随意组合,这让中小科技公司也能做出高端芯片。
专家讲 RISC-V 架构怎么在工业设备里落地,现在渗透率已经突破 40%,跟另外两种架构形成三足鼎立。还有 AI 辅助设计工具的演示,以前半年才能画好的芯片图,现在 AI 两周就能搞定,还能自动优化性能,设计师们都听得格外认真。这场展会把芯片产业的未来摆到了眼前。不管是追技术的工程师,还是找商机的老板,来这儿都能有收获,这就是它能吸引全球目光的原因。